专业教育

Professional Education

专业教育

首页 > 专业教育 > 正文

多维实践赋能 大健康学院“小学期”实践教学活动

发布时间:2025-07-02阅读数:

为深入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,提升学生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,大健康学院积极响应学校“小学期”实践教学总体部署,于7月1日至7月19日期间,精心组织开展食品微生物教学实践、园林专业素质提高训练、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认知实习、食品机械与设备教学实践、专业认知实习、园林专业综合实习等多门实践课程,全面覆盖多个专业方向,实现课堂知识与实践应用的有机融合。

理实结合 聚焦产业场景 ——《食品微生物教学实践》

在《食品微生物教学实践》课程中,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同学走出课堂,走进山西福源昌老陈醋有限公司(老西醋博园),深度体验从原料预处理到醋酸发酵的传统工艺流程,系统学习米曲霉、酵母菌、醋酸菌等微生物在食品生产中的关键作用。课程通过“工艺认知—微生物作用—品质控制”三位一体教学体系,既强化学生的微生物检测与发酵控制技能,又融合石头饼、代县黄酒等山西特色食品的微生物调查,培养学生对“有害微生物防控—有益微生物利用”的系统认知。同时,通过真实案例分析食源性疾病风险点,锤炼学生食品安全全链条风险防控意识。

企业联动 产教融合 ——《食品机械与设备教学实践》

在《食品机械与设备教学实践》中,食品安全专业师生走进山西鑫炳记食业股份有限公司,实地参观食品生产线,深入了解食品机械的结构原理与实际应用。通过对太谷饼生产工艺的现场观摩,同学们从物料输送、成型、烘烤到包装等各环节,对设备运行原理与生产流程有了直观感受。实习过程中,学生积极与企业技术人员交流探讨,将课堂所学与行业实际紧密结合,不仅加深了对食品机械设备知识的理解,更增强了对未来职业方向的认知与规划。

校企协同 拓宽视野 ——《专业认知实习》

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则赴太原中鹰医学生命健康基地,开展《专业认知实习》。同学们走进国内领先的高端数字化生命养护机构,参观检测、康养、治疗等功能区,亲身体验高压氧舱等先进设备运行,深入了解健康管理行业最新发展趋势。通过观摩专家会诊、体验中医疗法等环节,学生对健康服务领域有了全新的感知与理解,增强了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自觉意识。此次实习有效搭建起校企沟通桥梁,为后续实习就业、产学研合作打下坚实基础。

走出校园 走进自然 ——《园林专业综合实习》《园林专业素质提高训练》

园林专业同学在“小学期”期间,走进太原晋祠公园,开展以写生为主题的《园林专业综合实习》,将艺术表现与专业技能相结合。古朴典雅的晋祠公园为学生们提供了丰富的实训素材,同学们在专业教师指导下,通过对古建景观、植物配置等元素的深入观察与描绘,进一步理解园林空间布局与景观营造要点。实习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绘画表现力,也增强了对园林艺术与工程实践的整体把握。

同时,《园林专业素质提高训练》课程也紧密结合乡村振兴主题,引导学生深入本地乡村环境,开展实地调研与资源分析,运用专业知识为乡村景观改造与生态建设提出可行方案,实现“专业学习—社会服务—能力提升”的有机统一。

深化改革 多元赋能

大健康学院始终坚持以学生成长为中心,聚焦产业需求,深耕实践教学,不断探索“课堂—企业—社会”多维度协同育人模式。本次“小学期”实践教学系列活动的有序开展,进一步拓宽了学生的专业视野,增强了其综合实践能力与创新应用能力。未来,大健康学院将持续优化实践教学体系,深化产教融合、校企协同,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,为区域经济发展和健康产业升级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动力。